En
  • 清华大学电机系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校友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机系微信公众号

校友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本科生微信二维码

北京院微信公众号

四川院微信公众号

校友工作

1979级电9班

班级介绍:

1979年入学,1984年毕业,学制五年。班级人数为39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3人。班主任和辅导员分别为:王宝玲、王赞基。

住宿信息:

男生住在1号楼;女生住在新斋。

班级格言:

团结友爱,自强不息

班级故事:

五年大学同窗的岁月中,电九班的同学们是相携相伴共同度过的。2007年夏天,我班毕江同学在一次因公出差时,遭遇了严重的车祸,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和救治,经历了三次下发病危通知后,终于安然度过了危险期,但由此却留下了截瘫的严重后果。任何人面临如此巨大的变故是很难接受现实的,绝大多数人会由此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何况毕江同学当时刚刚四十多岁,正是人生和事业最精彩的时期,却由此开始要与轮椅相伴一生,而且很多工作也不再方便去执行了,生活和事业一夜之间陷入低谷。他也在一段时期陷入了苦闷和彷徨中,必须去思考今后的人生该如何度过。

但是,毕江同学很快就从一个生活的悲剧中从精神上站立了起来!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坦然的面对现实,无论是在康复医院以坚强的毅力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还是出院后仍然坚持有限的恢复运动,无论是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一些项目,他都是坚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来认真对待,每一次和同学们相聚,他永远是保持着笑容、永远是用开朗的言语安慰大家,其实他至今还要忍受着车祸后导致的神经疼痛,经常晚上痛到难以入眠,但他呈现给所有人的面貌却是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是一种绝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多年来,他北上银川,南下广州,西去兰州、西藏,东行青岛,或自驾车,或乘火车飞机,奔走于残疾人事业、慈善事业以及残疾人体育比赛等活动,在今年于广州举行的全国运动会的残疾人网球比赛上,毕江同学所在的轮椅网球队代表宁夏取得了残疾人运动会轮椅网球团体赛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他以自己的残疾之躯为社会和其他有需要的人群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以他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帮助和感染着大家!同学们每次与他相聚都是一次受感动、受激励的过程,大家都敬佩毕江同学这种保尔柯察金式的坚毅与乐观精神,从他身上大家不仅学到了对人生要有不懈的追求,更要坚守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斗志,我们为有这样的同班同学而骄傲,从他的身上也深刻体现出电九人的品格与品德!从一位同学的身上折射出了一个集体的精神,因一位同学而使一个集体有了华彩!

从毕江同学遭遇车祸的那一天起,电九班这个集体就立即站在了他的身边,大家既为他的每一次手术担忧,也对他的康复给予积极的关怀和关心,在可以探视后,无论是在京的同学还是外地来京的同学都经常去看望毕江同学,都尽量想办法能让他多出来聚聚,哪怕能多陪他聊聊天,说说开心的事也好。

无论是在医院救治及住院期间,还是后来在康复医院康复期间,老班长来惠民同学多次自带理发工具去医院给他剪发,让他在医院也能保持着整洁的形象。在后期的康复期间,班级还决定拿出部分班费,支持他驾驶残疾人机动车,扩大活动空间和自理能力。2010年以来,毕江同学随着身体恢复进入比较稳定的状态,受2008年北京残奥会后国家出台允许残疾人驾驶特殊机动车政策的启发,开始对改提高全社会为残疾人事业提供具体的支持,让八千五百万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深切关爱,全班同学不仅为他的这种境界所感染,也促使全班同学与毕江同学共同投身于对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全班同学与毕江同学一起参与了这项大爱无疆的创新事业。不久,他萌发了改装残疾人机动车产品的想法,一则这能发挥他的所学之长,二则这项技术改造工作意义重大,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还能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让他们不与社会脱节反而更好的拥抱这个美丽的世界!此举也触动了留校任教的柴建云同学,马上主动向他提供了各方面的技术和材料的支持,包括带领自己的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开发,班里在电动汽车领域卓有成就的温旭辉同学也积极加入,为毕江同学的研究开发工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案。2014年有一段时间,他因后遗症导致的神经疼痛有所加剧,经常彻夜难眠,由此也导致情绪低落,老支书翟庆志同学立刻建立班级微信群“电九必(毕)胜”,与同学们商议如何能有效地帮助,支持,鼓励他。温旭辉,林刚等同学则纷纷通过邮寄茶叶等满足毕江同学平时的喜好,为他送去温暖和关怀,大家也经常约他出来小聚,给他鼓励为他加油!张端桥同学利用自己所学的医术,多次上门为他诊疗,希望能减轻一些病状,在毕江同学奔走于大江南北的时候,所到之处只要有我班的同学,如王辛淮,袁平南,林刚,刘作政等同学,无不热情的提供了热情、全面、力所能及的帮助。从毕江同学受伤开始,多年来,每次班级聚会,如何帮助和鼓励毕江同学,成为了一项必谈的工作,既对他的近况交流问候,同时也对后续扶助工作的进行安排,不仅是一个聚会主题更是一次班级集体主义的呈现。

可以说从一个班级的关怀中体现了对一位同学的深厚情谊,从一个班级的行动中展示了这个集体决不让一位同学掉队、不让一位同学脱离集体的温暖的人文厚度。因为有了这个团结互爱的班级,我们每一位同学才能深深地感受到那种绵延长久的集体主义精神,才能延续我们已经相聚了四十二年的班级存在!我们的班级故事并非多么的惊天动地,但它却是一个让每一个同学感受到温馨与阳光的人生篇章,39位同学组成了电九班生生不息的肥沃土壤,电九班则让39位同学在生命的航行中永远有一个归航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