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清华大学电机系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校友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机系微信公众号

校友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本科生微信二维码

北京院微信公众号

四川院微信公众号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90周年系庆专栏 > 校友风采 > 正文

谢桂林,男,中共党员,1929年出生于天津,194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1952年分配至煤炭工业部华北煤总设计院,后选派至莫斯科动力学院攻读副博士学位,1959年毕业后在中国矿业大学工作至今,退休前为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圆梦清华,偶然中的必然

考试在即,正是平津战役进行时,谢桂林学长考入清华,进入电机系学习, 是偶然中的必然。由于战争原因,天津和北京之间的铁路时常会封锁,而考试那天,正好铁路解封,学长才能上京参加高考。通过高中时期的厚积薄发,学长顺利被清华录取,而进入电机系,是学长敢于挑战自我的结果。当时清华大学的规模并不大,每年只招收400多人,而理科院的物理系和工学院的电机系名声在外。学长的一位高中老师告诉他,电机系的课程是最难学的。年轻的学长,拥有满腔的学习热情,充满着对未知的向往,不惧挑战,因此决定报考清华大学电机系,并最终成为1948级系友。

大学生活,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生活总是和时代分不开的,学长在时代潮流中脚踏实地,积极探 索。在大学期间,学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求真务实,严谨刻苦的品格,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在平津战役之际,学长参加了入学考试。因此,在进入学校后,学长积极 了解当时的时政,配合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且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当时,清华学子的政治热情很高,这也体现了清华又红又专的传统。1950年,学长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后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学长和同学们请战意愿强烈,并纷纷写下血书要求上前线参战,但由于国家要求所有工科院系同学不能上战场,学长只能放弃这个想法,并在后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加入纠察队,专门监督抗美援朝军服制作中的棉花质量,防止一些不法分子赚黑心钱。功夫不负有心人,1952年毕业前夕,学长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学长在党时间即将满七十年。

谈及教学,当时的授课方式和现在有较大的差别。老师授课主要以报告的 形式展开,每次报告有相对完整的内容,并且涉及方面众多,并不只是一门课程的内容。学生们手头的教材,资料都很少,所以学习内容需要记大量的笔记。电机系当时对学生也有培养指导书。一年级需要学习数学物理等课程,这些基础课程对于后面的学习十分重要并且也比较难学,甚至有三分之一的挂科率,并且如果数理基础类课程学习不好,也不利于之后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延毕现象也比较常见。电机系重视数理基础的传统从当时就可见一斑。二年级需要学习“电路原理”,“电工原理”(现在的电磁场)等课程。三年级学“电机学”——电机系王牌专业课,而当时教学“电机学”的章名涛老师给学长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三年级的时候,学生会分流去几个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组主要有电讯组和电力组。电讯组与现在的电子方向相关。学长选了电力组,当时电力组主要分为制造、发电两个方向。制造方向主要是电机、变压器等的设计,发电就是发电厂、电力调度、继电保护等相关内容。大四的时候,学生需要完成一个类似毕业设计的报告,而当时学长选的是一个与接地相关的内容。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基础。

在社会工作方面,电机系的学生们朝气蓬勃,十分积极。当时学生会称作 学生活动组,是完全由学生自发运营组织的,没有任何的官方背景。学生活动组下面有生活部、文艺部等等。这些活动组经常会有一些活动,比如文艺部,就经常联系共产党文工团的同志来到清华大学进行文艺表演,比如《白毛女》,还会组织看电影、演讲等,丰富学生的生活。学长也加入一些社会工作中,比如当时的生活部,学生的餐食是由学生自身管理。学长作为食堂管理员,需要计划食堂的安排,记录菜谱支出等工作。由于粮食短缺,大家还会自己种地。大一入学时,学校设置的一项奖学金就是成绩优异的同学,在食堂吃饭可以免费。后来由于受到土改等政策的影响,此类奖学金就变成为助学金,这样可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继续学业。

关于清华“无体育,不清华”体育传统的建立,马约翰先生功不可没,而 学长的体育老师就是马约翰先生。当时马约翰先生积极号召大家进行课外锻炼, 每天下午五点大家都会到操场上跑步运动。学校对体育也非常重视,大学四年都设有体育课,每学期两学分,并且教授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学长当时也喜欢各种体育运动,比如游泳、排球、篮球等。这种体育精神一直贯穿到学长的生活中,现在九十二高龄的学长依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

在清华学习的四年,学长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养成了求真务实、严谨勤勉的态度和终生学习的习惯,这对学长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毕业之后,继续深造

当时大部分人从电机系毕业后,都是国家分配工作,主要去的地方有电力 局、煤矿。因为正值煤炭资源大开发,而矿井结构复杂,也有很多电气设备,所以分配到东北煤总部,以及华北煤总部等部门的学生人数较多,学长也是其中之一。在华北煤总部工作的两年,学长积极工作,于是被推荐到苏联进行学习。学长也因此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留学,并获得了副博士学位。由于就业时选择的煤炭部,因此在留学的三年多,选择在矿业学院学习。这与之前在清华电机系学习的内容有较大区别,因此入学第一年,除了要克服语言,生活中的难题,还需要学习新的关于矿业专业的知识。学长当时的主要方向是与电机传动有关,主要解决电机启动,调速等问题。在莫斯科,除了学业有所成就,学长也幸运地获得了爱情。那位同样在莫斯科求学的中国姑娘,一直陪伴着学长。两人至今依然是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学成归来,几经变迁

学长带着满腹知识和满腔热血从莫斯科归来后,在专业对口的中国矿业大学开始了科研工作,并于1964年招收了两位研究生。随后进入特殊时期,科研工作因此停滞。虽然生活艰苦,时局不利,但学长依然尽自己所能,在文革十年间, 如果有去煤矿的机会,就会去矿井了解情况,解决一些遇到的问题。1978年后, 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学长也重新回到中国矿业大学的任教,并重新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始科研工作,期间研究过电力传动机、模拟计算机、可控硅器件等方向。由于多年在现场的经历,学长招收研究生时,会更加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同时,在清华养成的认真求实、严谨勤勉的特质,也体现在学长之后的教学科研中。

几十年耕耘如一日,学长培养了接近二十个博士生,学生们在国内外相关 领域贡献着各自的力量,其中也有博士生在清华留校工作。谈及最令人深刻的一项科研项目,学长不禁说到“七五计划”中的一个项目。当时国家重点支持该项目,并拨款60多万作为科研经费。由于项目大,涉及的方面广,再加上当时信息不畅通,所需要的材料,器件很难购买到,因此遇到许多困难,学长承担的工作十分繁重。经过不断努力,该项目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细细想来,学长所在的实验室在几十年里做了众多大大小小的项目,解决了电力传动方向的许多问题,可以说,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一代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深深祝福,殷殷期待

现在,学长已是92岁高龄,但是依然精神矍铄。在清华大学电机系成立90周年之际,学长表达了自己对母系母校学子的深深祝福和殷殷期待,希望清华学子能继续将认真勤勉,求真务实,谦虚友好的优秀传统发扬下去,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学长也将1932年出版的,由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的坡博夫(音译)所著的《电动机在工业上的应用》书籍捐赠给母系,以此祝贺母系九十周年系庆。

—— 分享 ——

上一篇:张履谦:学而思 思而行 行必果

下一篇:周礼杲:澳门本土化教育奠基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