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清华大学电机系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校友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机系微信公众号

校友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本科生微信二维码

北京院微信公众号

四川院微信公众号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9月2日,第二届“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国际暑期学校在北京顺利闭幕。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控制与电力研究组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帝国理工智慧电力及能源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在为期9天的项目中,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实地考察和互动研讨,深入了解了新型电力系统与电力电子装备的前沿发展。

闭幕式由清华大学电机系张宁副教授主持,他代表主办方致辞,向参与本次暑期学校教师与助教表达感谢,鼓励学生将所学融入未来的学术与职业发展,并欢迎他们今后继续参与清华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闭幕式最后,张宁为最佳海报奖获奖学生和助教团队颁发了证书,并为全体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宣布第二届“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国际暑期学校在北京阶段的学习圆满结束。

最佳海报获奖学生合影以及助教团队合影

探访三峡集团乌兰察布源网荷储技术基地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电力系统先进技术的直观认识,暑期学校于9月1日组织师生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三峡集团“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开展实地调研。该基地由三峡集团投资兴建,是我国新能源领域重要的产学研综合示范工程,集研发、实证与应用功能于一体,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衔接的协作模式,是国内“源网荷储”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技术创新平台。

暑校调研团队抵达乌兰察布

调研团队首先在研发大楼观看了源网荷储能量管理系统的实时监控大屏,详细了解基地的整体布局与运行机制。该系统实时监测光伏、电网、储能及负荷的电压、电流与功率参数,并集中监控多种储能设施,包括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等。

源网荷储能量管理系统

随后,团队实地考察了碟式斯特林光热发电机、储能电池厂房和能量路由器厂房。基地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光热发电的工作原理与技术难点,对比了光热与光伏发电的优劣,并分析了电化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们积极提问,就设备能量转换效率及成本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交流。

碟式斯特林机光热发电机

在压缩空气储能实验基地,团队了解了该技术通过“压缩储能-膨胀发电”实现能量调度、平抑新能源波动的机制。基地创新地将压缩空气储罐安装于地面,便于灵活存储与运输。此外,团队还参观了槽式镜场,该装置通过聚光将导热介质加热至200℃以上,并在发电阶段利用光热提升压缩空气的效率,使整体能量转换效率从60%提高至80%。

学生们参观了氢能综合实验基地,涵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氢能应用全链条。该基地建有国内单堆规模最大的2.5MW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日均液氢产量达300公斤。氢能主要用于35/70MPa加氢站供应燃料电池汽车,以及通过氢燃料电池实现储能与热电联供,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超过85%。

槽式镜场和压缩空气储能

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合影

此次实地调研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电力系统前沿应用的直观认识,也深化了对电力电子装备的理解。本届暑期学校通过“课堂学习-北京参观-内蒙古实践”的全链条教学模式,在课堂学习环节夯实能源领域核心理论基础,为学生搭建系统的理论框架;北京参观环节则带领学生走进前沿科研院所与科技企业,直观感受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中间环节,打通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认知通道;此次内蒙乌兰察布的实地调研更是将教学链条推向深入,学生们亲手观察设备运行、现场交流技术细节,把课堂所学的理论转化为对实景应用的具象认知,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能源领域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次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提升了电机系的国际影响力,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平台。

—— 分享 ——

上一篇:9月10日学术讲座预告|2023 IEEE 主席、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Saifur Rahman教授

下一篇:电机系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复盘座谈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