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清华大学电机系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校友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机系微信公众号

校友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本科生微信二维码

北京院微信公众号

四川院微信公众号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8月24日至9月2日,由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控制与电力研究组联合主办、清华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智慧电力及能源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支撑的第二届“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2nd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n Inverter-Based Resources-dominated Power Systems)”国际暑期学校顺利举行。本届暑期学校共吸引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80位青年学生,聚焦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前沿发展,致力于为全球电力能源领域研究生提供前沿讲座和学术交流的高层次平台。

专题课程:汇聚国际权威,共探前沿议题

本次暑期学校邀请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思克莱德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雅典国立科技大学、莫纳什大学、墨尔本大学、首尔国立大学、沙里夫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知名高校与研究院所的28位权威学者与行业专家,围绕“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控制、安全稳定以及运行规划”这一核心主题,为学生呈现了一场高水平、多维度、前瞻性的学术盛宴。

课程内容紧密契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覆盖从变流器控制至系统级运行规划的完整技术链条。在电力电子化装备的建模与控制方面,清华大学王雄飞教授深入探讨了构网型变流器宽规模部署所面临的功能规范与稳定性挑战;英国帝国理工学院Giordano Scarciotti教授分享了高比例逆变器并网电力系统的模型降阶方法;上海交通大学朱淼教授系统解析了直流配电网与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浙江大学黄林彬研究员阐述了电力系统强度问题及构网型变流器的增强作用;剑桥大学Ioannis Lestas教授介绍了以逆变器为主导的电力系统分散式稳定性分析方法;浙江大学李虹教授则从电磁兼容性与系统稳定角度探讨了电力电子化系统的核心问题。

在系统稳定分析与理论重构环节,英国帝国理工学院Balarko Chaudhuri教授与清华大学孙凯教授分别针对次同步振荡、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与城市电网互动等现实问题讲授了前沿分析及技术解决方案;莫纳什大学Behrooz Bahrani教授系统剖析了构网型逆变器的大小信号稳定性问题;雅典国立科技大学Nikos Hatziargyriou教授介绍了电力电子装备并网后IEEE对电力系统稳定理论体系的重构与拓展;清华大学陈磊研究员从动态分析与系统控制角度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对电力电子化系统架构的认知。

课程设置了新型继电保护方法和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发展专题。英国思克莱德大学洪启腾教授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保护挑战提出新方案;清华大学沈沉教授、谢小荣教授分别介绍了电力系统控制与仿真、振荡分析与抑制的关键技术;首尔国立大学崔盛辉副教授分享了控制与功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随后的课程进一步拓展至系统安全、可靠性与韧性评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耿思佳助理教授系统阐释以逆变器为主电力系统的韧性分析框架;北京大学孙铭阳研究员探讨智能电网在面对智能逆变器参数篡改攻击时的脆弱性;沙里夫理工大学Mahmoud Fotuhi-Firuzabad教授讲授高比例能源并网背景下大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在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部分,帝国理工学院Goran Strbac教授、滕飞副教授分别深入探讨了能量与频率调节服务的协同优化问题和稳定性约束下的优化运行方法与挑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徐式蕴教授级高工系统分析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背景下的安全稳定问题及应对策略;清华大学张宁副教授介绍了如何从数据中提取适用于电力电子设备主导的电力系统的稳定规则;首尔国立大学Gyu-Sub Lee教授围绕系统强度概念讨论了适应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并网下电网强度优化方法;天津大学褚忠达教授全面探讨了在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中如何充分考虑电力电子设备的影响。

课程聚焦电力市场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清华大学钟海旺副教授介绍了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下多区域电力系统的安全约束运行与规划;墨尔本大学Pierluigi Mancarella教授剖析了新型系统服务的经济机制与市场设计原则;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Ross Baldick教授和剑桥大学Michael Pollitt教授分别分享了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市场设计经验及欧洲电力市场推进深度脱碳与能源安全的最新实践。

教师授课风采

实践参观:走进智能制造,融通产学研用

8月27日下午,学生们赴北京小米汽车工厂开展实践参观。在工厂代表的带领下,学生们系统考察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全流程,重点观摩高效电驱系统产线、电池包智能化生产线及整车装配环节的能源管理策略。通过实地了解数字化精益制造平台对水、电、气等能源介质的实时监控与优化调度,以及低碳工艺与绿色供应链在汽车制造中的实际应用,学生们深入体会到先进理论在工业实践中的落地成效。自动化产线、智能物流系统和工厂级能源管控中心的现场演示,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大规模工业场景下新能源技术集成、能效提升与碳排管理的直观认识。

暑期学校师生参观小米汽车和机器人工厂

为深化学生对电力系统前沿理论与技术实践的认识,暑期学校于8月29日下午组织学生赴我国能源电力领域重要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参观活动。学生们首先来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入参观了研究院的主要实验平台和成果展示中心。通过现场讲解与互动交流,学生们全面了解了该院在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分析、安全防御系统开发及新能源并网测试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切身感受到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支撑能源转型、引领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暑期学校师生参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随后,学员们前往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研究人员为学员们系统介绍了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在高压大容量换流设备中的创新应用,并演示了基于数字换流阀的变电站控制系统,并就新型直流输电功率半导体器件、新型特高压直流换流关键装备等问题与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了深入探讨。

暑期学校师生参观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学术与实践交融,赋能未来能源人才

本届暑期学校以前沿研究为导向,系统构建了研究生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面认知。为期一周的专题讲授覆盖电力电子化系统的建模、稳定分析、控制保护、系统仿真、运行规划及市场机制等关键议题,拓宽了学员们在相关研究方向上的视野。技术参观为学员们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通过亲身体验智能制造与电力电子装备的实际应用,学员们进一步增强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创新思考。

暑校师生合影

—— 分享 ——

上一篇: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Mohammad S. Nikoo教授来访电机系并做学术交流

下一篇:电机系召开学科发展战略国际咨询研讨会,擘画学科建设新蓝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