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清华大学电机系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电机系校友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机系微信公众号

校友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本科生微信二维码

北京院微信公众号

四川院微信公众号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8月21日,为期两周的清华大学电机系2025年“未来电力与能源系统”(FPES)暑期学校在北京圆满落幕。来自全球21个国家、21所高校的29名学员,在完成了对能源前沿课题的深度学习后,随即踏上了前往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实地调研之旅,将理论认知延伸至中国电力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闭幕式合影

闭幕式由电机系教师章鹏程主持,电机系副系主任孙凯首先致辞。他表示,构建未来电力系统是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重要课题,希望学员能将暑校所学应用于未来学术与职业发展中。他提到,清华大学电机系将作为学员们长期交流的纽带,欢迎大家未来返校参与学术研讨、分享研究成果,并热忱邀请有志者申请来清华深造。

本次暑校组委会主任、电机系胡泽春教授对暑期学校的整体活动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各国学员就本国电力系统现状与挑战所做的学术汇报,并认为这些分享集中反映了全球能源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他表示,希望此次暑校能为学员们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并欢迎大家未来再次到访,深入体验中国的多元文化与发展机遇。

孙凯致辞

胡泽春做暑校总结

来自白俄罗斯的Ilya Niafiodau、丹麦的Marie Meyer Have及缅甸的Kyi Phyu Win Thant作为学生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此行的体验与收获。Ilya谈到,此行最大的价值在于跨越文化,深刻理解了各国同龄人对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的多元见解,并建立了珍贵的国际友谊。而Marie则更关注技术层面,她表示课程中介绍的无线充电、数据中心需求侧管理等前沿科技,让她具体地看到了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上的巨大潜力与切实成就。最后,Kyi在高度评价暑校课程学术价值的同时,也向未来展望,她向在场的师生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到她目前就读的香港大学进行交流与合作。三位代表的发言共同反映了学员们对本次暑校学术深度与跨文化交流成果的高度认可。

学生代表发言

本届暑期学校日程充实。学术方面,学员聆听了清华电机系 9 位教师的前沿讲座,内容涉及低碳电力系统、数字电网、先进输电技术及电动飞机等领域。实践方面,学员访问了清华大学南口国重基地与小米汽车工厂,并赴赴内蒙古乌兰察布考察了三峡风光储基地及世纪互联数据中心,了解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此外,学员们还通过书法、古筝、武术及团扇制作等活动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参观了天坛、长城等历史名胜,立体地感知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现代活力。

颁发结业证书

仪式最后,孙凯教授与胡泽春教授共同为全体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标志着暑期学校北京阶段的学习圆满结束。

跨越课堂与草原:暑期学校乌兰察布实践教学纪行

8月22日上午,全体学员在教师团队组织下集体乘高铁前往乌兰察布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科技企业与内蒙古民俗文化。实践队伍抵达的首个参访单位是三峡乌兰察布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该基地由三峡集团建设,是集研发、实证、应用为一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

三峡基地合影

在基地负责人带领下,实践队伍依次参观了位于室内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1MW/2MWh+0.5MW/1MWh)、二代水系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项目(2.5MW/6MWh)和25kW/100kWh新一代全钒液流电池示范项目。来自各国的同学们就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应用场景和环境友好性与基地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参观先进电化学储能系统

随后,实践队伍来到室外,依次参观了碟式斯特林机光热发电机、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和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长时储能系统。基地专家通俗易懂地阐述了光热发电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挑战,分析了物理、电化学储能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意义。同学们则主动咨询了绿氢的“制-储-运-加-用”全流程技术体系。

参观光伏发电和压缩空气储能设备

8月22日下午,实践队伍抵达了世纪互联(乌兰察布)超算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在这里,同学们了解到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大数据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会产生巨大的电力需求,亟需高质量的能源供给技术作为支撑。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清洁能源优势以及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乌兰察布市在短短十几年间,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工业城市向全国知名“草原云谷”的华丽转身,更跻身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纪互联数据中心合影

实践队伍相继参观了220kV变电站、中/低压配电室、电池室、柴发区域和主机房与空调间。同学们了解到,作为电力消费大户,世纪互联公司必须直接从高压输电线路获取电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有的场内配电网络。同时,为了保证珍贵数据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公司建立了可应对外部电网电压、频率突变的不间断供电系统;为了避免因停电导致服务器宕机,公司建立了以电化学储能为短时备用、以柴油发电机为长时备用的应急供电体系。考虑到服务器需要恒温恒湿的工作环境,公司还建立了以氟泵技术为核心的空调系统,可显著降低能耗。

参观数据中心供电系统

技术考察之余,行程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学员们深入广袤的草原腹地,在领略内蒙古独特壮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感受了当地淳朴的乡土人情,对中国的民族和地域文化获得了更为立体和感性的认识。8月23日下午,实践队伍顺利返回北京,结束了充实且多彩的乌兰察布之行。

本次暑期学校通过“清华课堂+北京参观+内蒙实践”的创新模式,不仅深化了全球电力能源领域优秀青年学子的交流与了解,更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能源发展的独特窗口,以期为构建全球化教育合作网络、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的能源领域未来领军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 分享 ——

上一篇:电机系何金良教授荣获“2025年度理查德·斯托达德卓越成就奖”

下一篇:清华大学电机系第二届“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国际暑期学校开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