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机系2021级本科生沈炎(大四年级)和2022级本科生陈若旭(大三年级),分别以投稿论文第一作者身份参加IEEE旗下的PSSGT 2025和EECT 2025会议,在会议上做论文展示汇报,并获得最佳报告奖(会议唯一获奖本科生)。
4月11日-13日,2025年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技术国际会议(PSSGT 2025)在重庆举办。清华大学电机系沈炎获得最佳报告奖(Best Presentation Award),是获得该奖项的唯一本科生。本次会议报告的主题为“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互动:现实挑战与建模方法”(Integrate Electrolytic Aluminum Loads into Power Grid Interaction: Practical Challenge and Modeling Approach),关注电解铝负荷灵活调节中存在的热平衡机理建模不准确、成本效益不明晰、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模方法,从而在电解铝负荷的优化调度中避免不合理的温度动态,降低34%总调节成本。
PSSGT 2025由重庆大学、东京大学联合主办,以“智慧能源·绿色互联”为主题,汇聚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技术领域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110余人,设置10个线下分会场、1场线上分会场、2场海报展示,共100余场报告,最终评选出8篇最佳报告。

PSSGT 2025主办方为沈炎颁奖

沈炎获得PSSGT 2025最佳报告证书
3月21日-23日,2025第五届先进电气、电子与计算技术国际会议(EECT 2025)在广州举行。清华大学电机系陈若旭获得最佳报告者(Best Presenter),是获得该奖项的唯一本科生。本次会议报告的主题为“基于人工智能和仿真的建筑电力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Combining AI and Simulation to Assess Building Demand Response Potential at Scale),该报告针对传统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数据获取难度大、系统建模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人工智能和仿真进行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的建筑能耗仿真技术,利用大规模仿真数据集,直接学习从建筑面积、墙体类型等关键参数到需求响应潜力的映射关系,为大规模实施建筑需求响应提供技术支撑。
EECT 2025由华南理工大学、IEEE、IEEE广州分会主办,旨在汇集顶尖的学术科学家、研究学者和研究人员,分享和交流有关电气,电子与计算技术各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业界和学界的40余场报告,共评选出4位最佳报告者(Best Presenter)。

EECT 2025会议主办方为陈若旭颁奖

陈若旭获得EECT 2025会议最佳报告奖证书
【相关简介】
沈炎,清华大学电机系2021级本科生,拟推研至电机系智慧能源课题组(EILAB)直博,导师康重庆教授,联合指导教师为郭鸿业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工业负荷市场化互动,曾获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2024,第一作者)、清华大学优秀SRT项目特等奖(2024)等荣誉。会议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沈炎,第二作者为电机系博士生吕睿可,通讯作者为郭鸿业副研究员。
陈若旭,清华大学电机系2022级本科生,现为电机系EILAB课题组SRT项目组成员,SRT项目指导老师为郭鸿业副研究员,助教为EILAB博士生吕睿可。会议论文的第一作者为陈若旭,通讯作者为郭鸿业副研究员。